改变自己最快的方法,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

你是不是也经常在深夜,脑子里闪过一个让自己心跳加速的念头,但天亮后,又用一句“算了,我不行”把它按了回去?

比如:

— 想挑战一个新项目,心里嘀咕“失败了多丢人”,于是主动退后;

— 遇到一个心仪的人,不敢上前,安慰自己“TA肯定看不上我”;

— 看到风口机会,琢磨半天“我准备还不够”,结果眼睁睁看别人起飞。

我们总是这样,用想象中的“不可能”,提前堵住了自己的未来。

但你有没有发现:你人生中绝大多数遗憾,都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,而是因为你“没敢去做”什么。

那种“我本可以”的懊悔,远比“我失败了”的痛,要深刻得多,也持久得多。

你所以为的“安全区”,恰恰是最大的“危险区”

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追求“稳定”,逃避“风险”。

以为躲在舒适区里,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一生。

但不是的,在这个适者生存的时代,你不去拼不去搏,本属于你的那一份,就会被别人抢去。

更何况,未来虽说充满风险,但风险往往与机会并存,如果你每次都选择躲在安全区里,只会把好机会拒之门外。

比如:

— 你害怕公开表达,就永远只能当个小透明,功劳被能说的人抢走;

— 你害怕接触新技能,就只能在原地打转,眼看着后来者轻松超越你;

— 你害怕承担压力,就只能接手些边角料的工作,核心资源永远轮不到你。

你看,你以为你赢得了安全,实际上你失去的是机会、成长和掌控人生的权力。

记住:一个人最大的敌人,不是别人,而是他自己内心深处对恐惧的妥协。 你不敢去做的那些事,才是你通往高价值人生的“钥匙”。

打破恐惧的唯一方式,就是走进恐惧

别指望哪天你突然就不怕了。

不可能的。

实际上,所有恐惧,都是你的大脑给自己设的牢笼。

你不是做不到,你只是慌、害怕。

想改变自己,没有捷径,只有一条路:把那些你害怕、不敢、不确定的事情,一个一个干掉。

芳姐给你三条最有效的方法:

降低行动门槛,设置小目标去行动,绕过大脑的抵抗

人的本能就是抗拒改变。当你一想到那件“可怕”的事,你的大脑会瞬间编造一万个理由劝你放弃。

别跟它辩论。直接行动。

— 害怕健身?别想“要练一小时”,告诉自己“只换上运动服出门就行”。

— 害怕写报告?别想“要写五千字”,告诉自己“只打开文档写个标题”。

— 害怕社交?别想“要谈成合作”,告诉自己“只走过去打个招呼”。

神奇的是,一旦你完成了这个“最小启动”,惯性会推着你继续往下做。

刻意练习“被拒绝”和“被否定”

很多人害怕做新尝试,本质是害怕“失败”和“被否定”。你要把“被拒绝”当成一种心性修炼。

每天给自己定一个“被拒绝”的指标。比如:今天必须向三个人提出一个“超出常理”的要求。

当你习惯了被拒绝,你就释放了“讨好别人”的心智负担。

你会发现:天没塌下来,拒绝你的人也只是摇摇头而已。你的边界和心性,就此立住了。

建立“胜利记账本”

有时候害怕,主要是因为底气不足、不够自信。

你可以给自己规划自我突破计划,每做一件害怕的事,哪怕很小,都写下来,可以具体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和变化。

一个月后你会发现——真正改变你的,不是你做得多好,而是你从一个畏惧面对变化、畏惧改变的人,变成了一个啥都敢面对的人。

最后想说:

你现在的人生,是你过去所有“不敢做”的累积。你未来的高度,将取决于你现在“敢不敢”的勇气。

真正的改变和跃迁,永远发生在那个让你感到紧张、让你觉得“不可能”的瞬间。

去吧!去做那个敢于挑战恐惧、敢于定义不可能、敢于为自己争取一切的命运强者。

你的未来,就藏在你最害怕做的那些事里。

芳姐

  • 评论列表 (0)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