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媒体平台上看到了一则有趣的话题,是关于iPhone 17 Air的。
这台号称苹果史上“最轻薄”的手机,在预售的时候简直火爆到秒光,结果在正式发售后的销量却直接“扑街”了,甚至到现在除了几个大博主自己购买自己评测之外,就没什么水花了。

是不是很神奇?
作为一款满载“科技”的新品竟然沦落成这般天地,如果你也好奇,那就跟着我一起扒一扒,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。
先来回顾下这款手机的“硬件参数”,说句大实话,从纸面数据来看,确实挺亮眼的。
内置一颗3纳米工艺的“Apple A19 Pro芯片”,性能最强没人反驳。5.6毫米的超薄机身+165克的机身重量,这套“组合”单从文字来看可能没什么冲击力,但当你实际握持真机,那冲击感简直了。
一块6.5英寸Super Retina XDR 的高清屏幕,支持120Hz 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+3000尼特的峰值亮度+全天候显示,显示效果极佳。
3149mAh的电池,支持50W的MagSafe无线快充。
后置一颗4800万像素的单摄像头,f/1.6光圈,支持2倍光变。

单从参数上看,iPhone 17 Air绝对是一台“颜值与性能并存”的手机,但“拍照和续航”一般。
它那仅5.6毫米的厚度+165克的重量,拿在手里真的轻巧得让人“爱不释手”。在预售期间,京东平台更是创下了“开售1秒成交额破1亿元”的纪录,可见关注度之高。
然而,现实却很“讽刺”。
首销前三天,iPhone 17 Air在国内的激活量只有区区3万多台。
作为对比,同期的iPhone 17标准版的销量是它的8倍以上,Pro系列更是轻松碾压。
那么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“叫好不叫座”的局面呢?
1、续航和轻薄就像是鱼和熊掌,不可兼得
3149mAh的电池,对于一款6.5英寸屏的手机来说,确实有点捉襟见肘,毕竟如今在安卓阵营中,6000毫安电池早就成为了主流。

很多用户都实名反馈,即便是中度使用下都很难撑过一天。虽然苹果官方推出了配套的MagSafe外接电池,但这价格实在不便宜,799元也不是谁都舍得买的。
2、 单镜头的缺点是硬伤
iPhone 17 Air后置只有一颗4800万像素的主镜头。没有长焦,没有超广角,甚至还不支持ProRes、Apple Log等专业视频格式。对于爱拍照拍视频的用户来说,这手机的影像功能实在是差。
3、 音质一般,外放效果拉胯
或许是为了轻薄而妥协了音质,iPhone 17 Air只在顶部配备了一个扬声器。横屏看视频或玩游戏时,声音单薄且分布不均,外放体验甚至不如一些千元机。
4、 eSIM办理不便,劝退潜在用户
作为国内首款eSIM手机,iPhone 17 Air的用户还需要“亲自跑营业厅办理eSIM业务”,不少用户吐槽“流程太麻烦”。对于怕麻烦的用户来说,这无疑是个不低的门槛。
5、定价太高,性价比太低
256GB版本售价7999元,512GB版本更是高达万元。这个价格,已经非常接近配置全面拉满的iPhone 17 Pro了。花差不多的钱,我为什么不买台更“全能”的手机呢?

其实,iPhone 17 Air就像是一位颜值超高但不太会过日子的“偶像”。
它凭借”极致轻薄“的精巧设计成功”勾引“到了你,却在续航、影像、音质等日常”实用性多的方面“做了太多的妥协,再加上”贼高“的售价和”eSIM的适应成本“,最终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。
所以,它预售火爆但销量遇冷,一点也不奇怪。毕竟,大家买手机是用来用的,不是只用来看的。
对了,有一则最新消息称,由于需求严重不足,苹果已经大幅削减了iPhone 17 Air的产量,据说砍单高达80%。看来,市场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回答。
评论列表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