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哥近期刷到一个新闻,说的是,听别人讲“废话”,月入3万。

这一下子就让钱哥来了兴趣,还有这种好事儿?
仔细一研究才发现,这说的是当下最火的“线上倾听师”。
你可能也刷到过这种广告:“不用坐班,在家陪人聊聊天,月入过万!”听起来是不是像诈骗?但钱哥研究后发现,这一赛道还真有赚头,而且普通人就可以参与!
01
什么是“线上倾听师”
很多人一听“倾听师”仨字,脑海里立马浮现:这不就是陪聊吗?还真不是。
线上倾听师,简单说,就是通过语音或文字,为情绪困扰的人提供心理陪伴和情绪疏导服务。不是给你讲道理,也不是给你打鸡血,就是听你说、陪你走一段情绪低谷。
比如:
- 有人失恋了,找个人倾诉;
- 有人职场被PUA了,不敢跟家人说;
- 有宝妈产后抑郁,没人理解她;
- 有大学生焦虑得睡不着,又不想去看医生。
这时候,倾听师就像个“树洞”,不评判、不指责,用专业的倾听技巧陪你把情绪“倒出来”。
当然,这不是瞎聊。赚钱多的倾听师,要经过培训,掌握基础的心理倾听技巧、共情能力、情绪识别方法,甚至还要学点危机干预知识。
02
能赚多少钱?
那倾听师到底能赚多少钱?
根据钱哥搜集整理来的数据:
- 大多数倾听师,月入在2000~5000元之间;
- 做得好的,月入8000~10000元;
- 真正能月入3万的,凤毛麟角,这也符合市场规律,赚钱的永远是少数人。
具体怎么收费?
- 初级倾听师:30~60元/20分钟;
- 中级:60~120元/40分钟;
- 高级:可达200元/小时以上;
- 平台抽成一般在20%~50%,越成熟抽成越低。
听着还行?但别忘了,你能接多少单,取决于平台流量、你个人评分、上线时长、客户复购率。不是你一上线,单子就哗哗来。
钱哥觉得,感兴趣的话,可以先当“副业”搞搞,如果觉得自己确实适合,就上强度,学一些专业技能,考取相关证书,奔着全职月入3万+去努力。

某相关店铺截图
03
普通人能干吗?
很多人关心:我没心理学背景,能干吗?
答案是:可以,但得先学。
目前大多数平台的入门要求是:
- 大专及以上学历;
- 普通话标准,沟通能力强;
- 有同理心,情绪稳定;
- 有安静环境、手机/电脑、稳定网络。
像壹点灵、松果倾诉、岸涌、情说等平台,都有提供培训课程。
比如壹点灵的《心理倾听师学习营》,4个半月课程,教你怎么倾听、共情、做基础评估,学完后通过考核,有机会入驻平台接单。
但要注意:
- 培训 ≠ 包过,有的平台考试通过率才42%;
- 入驻 ≠ 有单,平台也会“刷人”,有些人学完了也接不到单;
- 别轻信“保底收入”,那种说“每天2小时,月入过万”的,大概率是割韭菜。
04
谁最适合干?
倾听师这行,适合时间自由、情绪稳定、想找个事情先干着的人。比如:
- 宝妈:孩子睡了上线接单,时间灵活;
- 自由职业者:有碎片时间,想多份收入;
- 心理学爱好者:想积累经验,往咨询师方向发展;
- 教师、社工、HR等:有沟通经验,转型容易。
但不适合情绪容易受影响、抗压能力差的人。毕竟你每天听的,可能是别人的崩溃、焦虑、甚至自杀倾向,没有点心理韧性,真的容易“被吸干”。
钱哥发现,一般建议每天别服务超过4小时,避免情绪耗竭。你不是救世主,保护好自己才能干得长久。
把它当成一个需要时间积累、口碑沉淀的事情,像学剪辑、写作一样,而不是一上手就疯狂内卷,一心只想月入过3万,这样反而更容易赚到大钱。
总之,线上倾听师,确实是个真实存在、能赚钱的生意,但它不能创造“一夜暴富”的神话,也不是“零门槛躺赚”。
钱哥
    		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		
        
评论列表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