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子说:“借力者明,借智者宏,借势者成”
一个人成长最快的办法,不是单枪匹马,而是学会抱大腿,借别人的梯子上自己的楼。
上周,我收到一段让我反复琢磨的语音。
一个在上海奋斗五年的闺蜜,突然发来消息:“姐妹,你说,人是不是一定要有人点拨,才能突破瓶颈?”
我顿了顿。
她是我朋友圈里最拼的人,加班到深夜是常态,报课学习从不间断。
但工作五年,她还是在基层岗位打转,职位没升,薪资涨幅也微乎其微。
而当年那个能力相当、找到前辈抱大腿带着做项目的同事,如今已经成了部门主管。
那一瞬间我才真正懂得:
普通人发财最快的方式是什么?就三个字:抱大腿。
“寒门再难出贵子”的真正原因,不是穷人不努力,而是他们没人可以抱大腿。”
为什么抱大腿是普通人发财最快的方式?
很多人以为,赚钱靠的是努力。
可你仔细看看,
凌晨一点还在写方案的人;白天上班、晚上跑外卖的人;副业做得焦头烂额,却连几百块都赚不稳的人。
他们早活成努力本身,然而,往往赚得最少。
说句难听的,你一个人瞎忙十年,不如跟对的人混两年。
董宇辉就是个典型例子
依靠新东方一战成名,在俞敏洪牵线下,认识了易中天、周鸿祎等大佬,后来借助新东方积累的千万粉丝、品牌流量和供应链另起炉灶,现在年入千万。
其实,很多人穷了一辈子,根本不是不够拼,而是拼的方向错了。
自己一个人干是“1×1×1”,抱上大腿是“1×100×1000”。
这就是指数级的差距。
那作为普通家庭出身没什么背景的我们,是怎么找到可以"抱大腿"的人呢?
不是“找人搭话”,不是“讨好迎合”,而是以下三件事:
01 主动靠近比你强的人,变优秀
“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。”一个人提升自己的最快方式,就是跟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。
认识一个优秀的人,她会把新的见识、新的看法、新的理念,在不经意中表达出来,给你带来新的成长和进步。
不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受:
看到比你厉害的人做成了你过去没做到的事,你会忍不住问自己 “为什么我不行”,然后试着去挑战和突破自己。
可要是你总和不求上进的人待在一起,身边人都在偷懒时,你多少也会受影响,甚至心里会想 “既然别人都在玩,我何必费力努力”。
也许,跟优秀的人在一起,并不是一件容易事。
我以前也很怕“向上社交”。怕被拒绝、怕自己不够好、怕没话说。
但你不主动,你永远只能和同阶层的人自我安慰。
我的方法很简单:哪怕你暂时“配不上”,也要先坐进去。
实习的时候,我主动帮部门经理分类项目文档、整理会议待办、提前查好合作方背景。她提出让我一起参与项目对接会时,我手心都在出汗,却还是立刻点头。
你不靠近,不出现。
在他们的视野里,你永远是“透明人”。
02 当别人的贵人
很多人有个误区,觉得“先混个脸熟”,到处点赞、讨好,别人就会带他玩。
错了!成年人的世界,讲究的是价值交换 。
本杰明·富兰克林说大实话:
你想靠近人家,就得先让自己变成值得靠近的人。
先想想你能为别人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?是你的专业洞察、整合能力?还是你的独家资源?如果你只是伸手去要,对方凭什么理你?
我同事阿凯,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做运营,做事很主动。刚接手新业务时,发现部门领导总在花时间整理各平台的用户数据,他利用下班时间把近三个月的数据按渠道、转化效果做成了动态数据看板。半年后部门扩招选组长,平时严格的领导力荐了他。
这里藏着个心理学门道:互惠原则。
真正的抱大腿,不是你去求人,而是你让人家觉得“你这人还有点东西”。
当你持续不断地为你的圈子、你的客户提供价值时,钱自然会追着你跑。
03 把自己“卖”出去
汽车销售之王乔吉·拉德有句话:卖车之前先卖自己。
我见过很多姑娘,其实有很多闪光点,但总藏着掖着。
你不展示,你就不具备“被看见”的可能性。
我同事老周,是做企业咨询的,他见客户负责人前必做三件事:查对方过往演讲提炼核心观点、分析企业近期经营数据、准备适配不同决策风格的方案。
心理学里有个 “同频吸引定律”。
麻省理工学院的追踪研究发现,当双方拥有三个及以上共同特质时,合作达成的概率会显著提高。
而真正的高手会升级玩法 —— 他们擅长在价值观层面构建深度共鸣。
董宇辉火起来的原因不就是如此?他卖的是商品吗?他“卖”的是诗词歌赋、是星辰大海、治愈、是希望、是知识。
想要“抱大腿”首先要懂得宣传自己、展现自己的价值,同时寻找和对方世界的交叉点,无论价值观层面或者是兴趣爱好层面,你首先要能找到一个可以链接的点。
写在最后:
赚钱不是拼体力,而是拼认知、拼圈子、拼借力。
那些能抱大腿的人,不是“天降贵人”,而是一步步靠近的结果。
所以,普通人不是不能逆袭,而是不能懒、不能怕、不能只活在自己的圈子里。
记住,你要的不是一个“机会”,而是一个带你看见机会的人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