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性能早就过剩了,为什么大家还在换新?

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讽刺的现象:

现在的手机,光跑个微信、刷短视频、聊个语音、开个定位,性能根本压不住它。

日常用个两三年,大多还挺顺滑。

图片

但奇怪的是,大家还是在换新机,甚至一年一换、两年必换。

明明性能过剩,为什么还忍不住买新机?

PART.01

你现在打开一台三年前的旗舰跑分,能吊打十年前的电脑。

按性能逻辑,你不该换机。

但换手机的人不是奔跑分去的,是奔“体验”。

你说我打开相册慢半拍、夜拍噪点大、地图导航卡顿、扬声器没立体感、屏幕不够亮、信号忽强忽弱——这些跟跑分没关系,跟体验挂钩。

而人类对体验这东西的敏感度,就像对 Wi-Fi 的敏感度一样:一旦体验过更爽的,就回不去。

这不是“手机需要性能”,这是你需要舒服。

PART.02

我们嘴上说性能够了,但厂商每年更新 CPU、GPU、影像系统、散热、屏幕亮度、AI能力,还配上“全新、迭代、革命、领先”这些词。

图片

你看久了,你就真的相信“我这手机不行了”。

换机,不是因为旧机不够用,是因为厂商让你觉得“不配”。

信息这东西有洗脑效果。

你每天刷到的评测博主、开箱视频、跑分榜、夜景比拼、AI功能演示,全在告诉你:

“新机更酷,你值得拥有。”

人类大脑扛不住这种轰炸。

跟风是天性,不是罪。

PART.03

你有没有这种瞬间:

坐地铁时,旁边人拿出一台最新旗舰,你那台旧手机突然“没气势”了。

朋友合影,他的算法把皮肤磨得像电影人像,你像 2015 年手机自拍。

开视频会议时,他背景虚化自然,你后面像绿幕抠图失败。

你根本不是换手机。

你是在换体面、身份、话语权和安全感。

说穿了,科技是工具,面子是驱动力。

你以为自己理性,其实你是人。

性能确实过剩了,这是事实。

但换机这件事,从头到尾就不是“性能逻辑”,而是“人性逻辑”。

你不是在问“手机够不够用”。

你是在问:

“我想活在旧体验里,还是想尝尝新鲜空气?”

“我要不要奖励一下现在的自己?”

“别人换了,我要不要跟上?”

这世界从来不是最需要的东西卖得最好,

而是最能刺激欲望的东西卖得最好。

说实话,萌叔也没躲过这点。

理性说“没必要”,手已经点进官网了。

你今年换机了吗?

文|萌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