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说实体生意被电商搞死了,实体门店经济一片萧条,但理发店,必须在线下去门店消费,男士头发基本一个月一次,不受电商的冲击,为什么倒闭了一大片?
我这人有个习惯,不喜欢充卡,即使力度再大,只消费当次,除非没忍住。这次出门理发,发现小区门口常去的理发店贴着一张A4纸:旺铺出租。
每20天理发一次,上个月听信了老板,活动力度大,充500送300,算下来挺划算,本来不想充卡,奈何老板娘能说会道,服务也比较周到,她为了打消我的顾虑:你是我顾客了,还怕我们跑了不成?
一向谨慎的我,再次上当了,他们是夫妻店,为人热情,男的理发手艺还不错,疫情时开业,关关停停挺过来了,没想到疫情放开后的第三年,还是没扛住。
隔壁卖水果的老板,看我站在这,摇摇头地说:“早听他们说,生意太差,开不下去了,上个月搞活动,以为他们回笼资金会踏实搞下去,真是没想到啊。”
近3年我充了三次卡,三个老板跑路了,难道我有“充卡闭店”体质?
听朋友讲起,他们小区附近的理发店也关门了2个,一个开了6年,一个开了8年,周边小区的人都会去理发、洗头发、做头发。
为什么不受电商冲击的理发店生意却一落千丈呢?一个开了6家门店的老板告诉我,他高峰期时6家店,每一家店都赚钱。
一个临街店面不大,80-100平方,月租金在13000-15000元,每个店至少3-5个理发师,2个学徒负责洗头发,一个前台小妹,一家店的运营成本加上水电费、物业费、洗发水等费用,还有一个店面一次性装修成本、工具成本等,每月平摊下来费用,每月营业额至少8万以上才不亏损。
他冷笑一声:“疫情时老百姓口袋里还有些钱,营业额没下滑。疫情后,老百姓看着经济形势不好,钱难赚,开始存钱,充卡消费更理性了。”
一家理发店的利润,不在剪了多少男头,理发是不赚钱,最重要的是烫发、染发、护理头发。
之前女性一年做头发2-3次,做一次头发3-5个小时,花了1000多块,充个卡3000块算是正常消费。
经济景气时,女性开心的时候做头发,不开心的时候也去做头发,一切从“头”开始,让女士发廊生意爆火。女士一般不在家洗头发,每次到店里来洗,一次30-80块不等,现在洗发卡也卖不动。
现在男人钱难赚了,女人消费也开始降级了,原先喜欢充卡,烫发、染发、护发的女顾客越来越少,现金流就转不动了。
我是深有感触,原先20多块剪个头发,现在理发店分为初级技师,高级技师,店长,顾问,理发价格从38到158元不等,价格是越来越贵,生意却越来越差。
底层是女性消费意愿弱了,只能把男头的价格不断提高,但也赚不了多少钱。
再加上很多城市开了10元快剪,男士理发也开始内卷,受到同行的冲击,男人的高消费意愿更低。
另外,很多人开始自助理发,染发。我有很多白发,一年需要染3次,不知道从何时起,开始网购染发膏,味道好闻,不伤头皮,商家还配备了耳套、塑料围脖、一次性手套、梳子等,在家染发越来越方便。
我一朋友,头发本身没多少,每10天要理发一次,之前一直在某全国理发连锁店,即使充了卡一次消费也要48块,他索性自己买一个剃头推,自己在家刮光头,还能帮孩子剃头发,发现自己理发越来越好,孩子还乐意让他弄,用他的话说:既省了钱又培养了亲子感情。
就在这些的冲击下,生意能好吗?
经济时代洪流中的一粒沙,落在理发店上就是一座山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