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要思考一个问题,当下这批年轻人,为什么这么难?
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拼尽全力,却连父辈的起点都摸不到?你是不是感觉自己被一种时代性的结构性困境死死困住。
当下被坑的最惨的,不是那些没钱上学的年轻人,也不是那些大学躺平,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。
最惨的,是那些从农村拼尽全力考出来、读了好大学、在校园里用功、守规矩、成绩优异,却在社会上被现实狠狠碾碎的年轻人。
这一类人,最容易心碎。
他们的大脑,进入了信息时代;身体,还停在工业时代;而脚仍旧陷在农业时代的泥里。
他们是被“好好学习”骗得最惨的一代。
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,父母告诉他们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“你只要好好学习,就能有出息。”
于是他们从小听话、刻苦、不闹事。高考拼命,大学不混,拿奖学金、考证、刷简历。他们坚信——只要成绩好,文凭漂亮,人生就会像课本上说的那样顺利。
可当他们走出校门,却发现这句话是世界上最温柔的谎言。
现实告诉他们:分数不是通行证,学历不是免死金牌。
当他们拿着学历四处投简历,却发现比他们混的更轻松的同学早已靠关系上岸,或者直接回家继承家产、开公司、做生意。
为什么这些年轻人痛苦?因为他们父母的认知系统,已经落后了三十年。
那一代人吃过没文化的亏,所以他们真心相信“学习改变命运”。在他们的逻辑里,只要你学习好,就能进大公司,
听父母的话,你就会活成他们的样子。
工人和穷人自带老实善良,无私奉献的天然属性,而富人和老板自带金钱的认知属性。
活在不同的层面,接受到的信息和认知都会有所差距,自然就构成了不同的阶层。
教育变了,职场变了,社会规则也变了。可是父母的经验还停在“体制红利”的年代,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早已不是分数说话,而是关系、信息、资源共同作用的生态场。
学校教你要安分守己、听话懂事;社会却奖励那些敢闯、敢拼、敢扯皮的。
最可怕的是,孩子信了父母的那套“努力就行”,于是拼了命去读书、去听话,结果——被现实教育。
一个表面上光鲜靓丽的大学生,在学校里完全没有危机感,但出了学校,面对社会就开始无所适从。
学校不会教育我们怎么生存、怎么挣钱,学校只是为了收割这群学生。
他们从小被教导要谦虚、要忍让、要老实,可社会奖励的是会包装、懂得表达、能自我推销的人。
社会的规矩早就变了,但是有些人还被蒙在鼓里。
要想破局,你得重新长出自己的系统,别再信那套“听话就好”的旧逻辑。这个时代,听话的人都在底层,掌控话语权的,都是敢不听话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