还记得我前几天去”吾悦广场内的小米之家“第一次上手小米17 Pro的时候,心里其实带着几分忐忑,心里一直在问自己,这款手机真的能让我这个用了五年iPhone的老用户转投安卓阵营吗?
如今一周过去,我惊讶的发现,不仅习惯了这款手机,甚至已经把我的iPhone挂上了“闲鱼”。
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,这个决定背后的真实体验。
作为长期使用iPhone 15 Pro的用户,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它相比之前使用过的机型在重量上轻了不少。
但拿到小米17 Pro后,我才发觉192克的重量与6.3英寸屏幕搭配,拿在手里是多么舒适。
对我来说,手机是每天使用最频繁的“设备”,而手感的“重要性”对我来说,不亚于任何性能参数。
小米17 Pro的“71.8mm”机身宽度让单手握持变得异常轻松,拇指能轻松触达屏幕大部分区域,这在上下班路上单手回复微信时感受相当明显。
相比之下,虽然iPhone 15 Pro已经比前代轻了很多,但直角边框的设计总是少了那么一丝“贴合掌心”的圆润感。
小米17 Pro内置了“首发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”,采用3nm N3P制程工艺。单看参数可能不够直观,实际使用中给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“快了、不发热了”。
我测试了《王者荣耀》、《原神》和《崩坏:星穹铁道》三款游戏,全程帧数稳定,手机只是微温。回想之前在iPhone 15 Pro上玩《王者荣耀》,5G模式下15分钟掉电10%,团战还会卡顿,这种对比实在太鲜明。
小米17 Pro的散热面积达到了“4637mm²”,比上一代大屏Pro还要大14.4%,这在紧凑的小屏机身中可太难得了。
看来小米这次确实把“骁龙8 Gen5”的潜能给“挖掘”出来了。
我原本对小屏旗舰的续航是不抱太高期望的,但小米17 Pro的这块电池彻底改变了我对“小尺寸”手机的偏见。
它内置了6300mAh的小米金沙江电池,实际测试中,在开启背屏的场景下,满电可用时间能达到约11小时28分钟。
更喜人的是它的“充电速度”。100W的有线快充让我在起床后上个大号的时间里,手机电量就能从零到满。这种体验是iPhone至今都无法带给我的。
我的iPhone 15 Pro在数据模式下大概只能做到4-5小时的亮屏时间,每天离不开充电宝,而小米17 Pro真正让我摆脱了电量焦虑。
小米17 Pro配备了一颗5000万像素的主摄,支持“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”,逆光表现不错。再搭配上一颗5000万像素的潜望长焦镜头和一颗5000万像素的超光镜头,影像硬件实力相当不错。
这几天我特意用小米17 Pro拍摄了大量照片,从日间风景到夜间夜景,它的表现都令我满意。夜景模式下,主摄和长焦均表现出色,画面清晰且噪点控制得当。
小米17 Pro背后的这块“2.88英寸副屏”在许多人眼里都觉得是个“噱头”,但用了一周后,我发现它确实有其“实用价值”。
我可以把二维码、取餐码PIN到背屏,无需频繁开合手机盖、背屏自拍让拍照更加直观、还能设置个性化壁纸和动态通知。
这些看似小的功能,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不少乐趣,还增加了使用体验感。
作为一个长期使用iOS的用户,转投澎湃OS其实是我最初最担心的一点。但实际使用一周后,我发现澎湃OS3的稳定性和流畅度都表现很好,而且系统自定义功能让我能够打造更符合个人使用习惯的手机环境。
回头看这一周的使用体验,小米17 Pro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“均衡”。它在性能、续航、影像和手感之间找到了“绝佳平衡点”,没有任何明显短板。
对我来说,小米17 Pro是那种能让我忘记参数、专注使用的手机。它不像某些机型在某一项上极端突出,而是全方位地提供旗舰级体验,尤其难得的是在6.3英寸的小机身内实现了这一点。
如果你也是小屏手机爱好者,同时又不想在任何体验上妥协,小米17 Pro绝对值得一试。至少对我来说,这次换机决定是正确的。
是时候给手上的iPhone找个新主人,拥抱新的主力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