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去广州出差,约了个多年没见的老同学吃饭。
这哥们儿以前在公司做设计,工资也就八九千,没想到现在开着宝马5系来接我。
饭桌上一聊才知道,他去年辞职专门做旧物改造,就是收些旧家具翻新后再卖,上个月纯利润12万。
听到这个数字我差点把茶喷出来。
他笑着跟我解释:"你别不信,我上周收了个老樟木箱子,100块钱收的,清理打磨上漆后,卖了580。这种生意利润率基本都在300%-500%之间。"
他带我去了他的工作室,其实就是城郊租的一个仓库,月租3000块。
里面堆满了各种旧家具——老式衣柜、八仙桌、太师椅、樟木箱什么的。
他指着一个正在打磨的梳妆台说:"这个是从一个拆迁户那收的,150块,修复后能卖800左右。主要是现在年轻人特别喜欢这种复古风,新做的没有年代感,老物件翻新的反而更受欢迎。"
最让我惊讶的是,他的客户群体特别广。
有开民宿的老板,专门找他买老家具装修用;有搞收藏的中年人,看中那些有年代的物件;还有很多年轻人,就是单纯喜欢复古风格。
他给我看了手机里的订单记录,光上个月就成交了87单,平均每单利润1500左右。
其实像这种成本低但利润高的冷门生意,比我们想象的要多。
我堂哥在老家做二手奢侈品鉴定翻新,专门收那些成色不好的名牌包包。
比如一个划痕比较多的LV老花包,他1500收来,专业清洗护理后能卖4000-5000。
他说关键是要懂行,知道什么货值得收,收来后怎么处理。
现在他在省会城市开了个小店,每月流水30多万,纯利润10万出头。
还有个更有意思的,我朋友的表妹做vintage古着服装。她经常去日本、泰国这些地方的二手市场淘货,一件vintage真丝衬衫可能50块人民币收来,回国后卖400-600。
她说现在玩vintage的年轻人特别多,只要货品够特别,根本不愁卖。
上个月她进了一批90年代的牛仔外套,平均成本80一件,卖价都在500以上,一个星期就清空了。
做这种生意,眼光和手艺缺一不可。就拿我那个做家具翻新的同学来说,他本身是设计出身,审美在线,而且专门去学了木工和漆艺。
他知道什么样的家具有改造价值,也知道改成什么样子好卖。
比如一个老式大衣柜,他会改成现在流行的开放式衣帽间,既保留了老木头的质感,又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。
收货渠道也很重要。刚开始可以去农村转转,很多老房子拆迁或者翻新,主人都急着处理旧家具。
还可以关注同城的二手交易平台,经常有人低价处理搬家清仓的东西。
我同学说他现在有好几个固定的货源,都是收废品的或者拆迁队的,有好东西会第一时间通知他。
销售渠道现在也很多元。除了传统的实体店,线上平台更是主战场。闲鱼、转转这些二手平台不用说,小红书、抖音这些也是很好的展示窗口。
我堂哥就经常在小红书上分享奢侈品护理的过程,很多客户都是看了他的内容主动找上门的。
定价也是门学问。不能因为成本低就随便定价,要考虑物品的实际价值和目标客户的承受能力。
比如一个民国的老樟木箱,虽然你可能只花100块收来,但它的历史价值、工艺价值、实用价值加起来,卖500一点都不贵。
关键是要会讲故事,让客户认同这个价值。
我那个做古着的朋友就特别会讲故事。每件衣服她都会介绍来历、年代、设计特点,甚至会配上当年的老照片。
客户买的不仅是一件衣服,更是一段历史、一种情怀。她说:"100块的成本卖500,客户还觉得捡了便宜,这就是故事的力量。"
当然,要做到月赚10万,规模很重要。不能小打小闹,要把它当成正经生意来做。
我同学现在除了自己收货改造,还培养了两个学徒帮忙。他负责收货和设计,学徒负责具体的翻新工作。
这样效率提高了,一个月能处理100多件家具。算下来,平均每件利润1000块,月入超10万。
这种生意看起来冷门,其实市场很大。中国这么多老房子、这么多历史,可改造的东西太多了。
而且随着大家生活水平提高,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升级,愿意为独特、有品位的东西买单的人越来越多。
温馨提示:本篇文章内容所涉及项目仅供参考,生意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