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一个实实在在能赚钱的路子——农产品粗加工。
别看这活儿不起眼,但只要做对了路子,3万块钱起步,一年挣个20万真不是吹牛。
我有个表哥,去年就是靠着加工红薯粉条发家的。
他原本在城里打工,一个月累死累活也就挣个五六千,后来回村里看到满地的红薯没人要,心里就琢磨开了。
红薯才两三毛钱一斤,加工成粉条能卖到十几块,这中间的差价可不小啊!
说干就干,表哥先是拿出2万块钱买了一台小型粉条机,又花了几千块钱搭了个简易厂房,剩下的钱用来收购红薯和买包装袋。
刚开始他也不懂技术,就跟着机器说明书慢慢摸索,还专门跑到隔壁县的粉条厂偷师学艺。
头一个月,他每天能加工500斤红薯,出200来斤粉条。
按批发价8块钱一斤算,扣掉红薯成本和电费,一天能净赚1000多块。
后来熟练了,产量翻了一倍,订单也越来越多。
不光是周边的超市、饭店来拿货,他还通过网上直播卖货,城里人特别认这种纯手工的农家粉条。
到了年底一算账,表哥乐坏了——除去所有成本,净利润超过了22万!
这可比在城里打工强多了,关键是在家门口就能挣钱,还能照顾老人孩子。
其实农村能做的加工项目太多了。像我们村的王大妈,就是做豆腐加工的。
她投了不到3万块钱,买了磨浆机、压榨机这些设备,每天凌晨3点起床做豆腐,一天能做200多斤,除了在村里卖,还给镇上的早餐店供货。
豆腐3块钱一斤,豆腐干5块钱一斤,一天下来能挣七八百,一年算下来也有20来万的收入。
还有隔壁村的李叔,专门收购农户的花生,加工成花生油。
土榨花生油在城里特别受欢迎,一斤能卖到30多块钱。
李叔的小作坊虽然不大,但凭着货真价实,回头客特别多,好多城里人开车专门来买他的油。
做这些项目,最重要的是要选对品种。你得看看当地有什么特色农产品,市场需求怎么样。
比如山区可以做笋干、香菇加工,平原地区可以做面条、挂面,有水果的地方可以做果脯、果酱。关键是要做出特色,做出品质。
当然,刚开始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。技术不过关、销路打不开、资金周转困难,这些都是常事。
但只要肯吃苦,肯动脑筋,这些问题都能解决。现在政府对农村创业也有很多扶持政策,贷款、培训、销售渠道都有帮扶。
说到底,农村不缺资源,缺的是把资源变成钱的思路。那些烂在地里的农产品,经过简单加工就能身价翻几倍。
3万块钱虽然不多,但足够买一套基础设备,剩下的就看你愿不愿意下功夫了。
我想对那些还在观望的朋友说,与其在外面飘着,不如回家创业。
农村的机会真的很多,只要你用心去做,一年挣20万,真的不难。
来源:创业商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