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一个事实:一个男人,如果赚不到钱,就算不抽烟喝酒打牌、没外遇、有责任,有爱心,也只是一个失败的好人
发小的委屈说:他顾家顾娃,却因“赚得少”被老婆说“没本事”
我不好接话,知道他不矫情。
他是小厂技术员,月薪六千多扣完社保剩五千出头,养娃还房贷挺紧。
但他早起给娃做早餐、晚洗碗、周末陪老人就医,从没落下。
因没赚大钱,他的好都成了理所当然,赚得少却成了难言之隐。
01-
能赚就有能力,赚不到再顾家仗义也只是“老实失败者”。
我朋友创业开餐馆因疫情赔本,现送快递月入八千多却自卑。
他父亲认为送快递不算正经活,没当老板赚大钱就没本事。
连家人都有这想法,男人难免焦虑。
他们将赚钱视为存在意义,赚不到就自我怀疑。
这想法深植心底,再好在他们眼里也“不够好”。
02-
就像我发小,他明明把家里照顾得井井有条。
可每次看到孩子想要的玩具舍不得买,看到老婆想买件贵点的衣服犹豫半天,他就会跟自己较劲:“要是我能多赚点,他们就不用这么委屈了。”
这种内耗特别磨人,慢慢就把对生活的热情都磨没了。
以前他还喜欢跟我们踢踢球,现在下班就回家躺着,说“累,没劲儿”。
03-
社会更现实:不是谁都有机会赚钱,出身常比努力管用。
邻居家高中毕业的孩子靠舅舅做建材生意,没几年开奔驰。
而流水线工人再拼命,也远赶不上他的起点。
这种差距久了,人就会怀疑“努力到底有没有用”。
你兢兢业业上班,省吃俭用,可房价涨得比你工资快,孩子上学要花钱,老人看病要花钱。
你再努力,也赶不上花钱的速度。
这时候你看到那些靠着家里关系、靠着投机取巧赚到钱的人,你能不觉得不公平吗?
04-
更可怕的是,这种“唯钱论”还在慢慢扭曲整个社会的价值观。
以前朋友聚会,聊的是最近看了什么书,去哪玩了。
现在一见面,先问“你最近做什么项目呢?”“赚了多少?”
以前找对象,看的是人品好不好,对你好不好。
现在不少人先问“有房有车吗?”“月薪多少?”
连家庭关系都变味了。
我表哥跟他老婆结婚十年,以前日子苦的时候,两个人一起打拼,互相体谅。
现在表哥生意不好做,收入降了,他老婆就总跟他吵,说“你看人家谁谁谁,一年赚几百万,你怎么就这么没本事”。
好好的感情,全被“钱”给搅和了。
05-
那些踏实守底线者反被嘲。
楼下修鞋大爷手艺好、收费低还免老人钱,却被劝多收钱或卖劣鞋油。
大爷说:“我干这行几十年,就靠这点良心吃饭,不能坏了规矩。”
可如今这样的人渐少,因不少人觉得“良心不值钱”。
06-
说到底,咱们现在的问题,不是男人不想做好人,也不是男人不努力,而是整个社会给男人的评价标准太单一了。
好像只有赚到大钱,才能证明你是个“成功的男人”。
否则再好的人,也只是个“失败的好人”。
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,人不该只用钱衡量价值。
对家负责、待人真诚者,即便没钱也该被尊重。
否则会多些焦虑与功利,最终失了好人和社会温度。